会员中心 企业注册 人才注册 找回密码 投 稿 采 购

公众环境权益屡遭损害 GDP至上还是民生至上?

发布时间:2009/8/21 8:48:00      字号:||
  据媒体报道,湖南省浏阳市镉污染事件发生地镇头镇工农业较为发达,目前已形成了花卉苗木、特色水果、蔬菜、油茶、生猪等十大产业基地,并且有乡镇企业数十家。有专家直言不讳地指出:“这样的乡镇,引进一个高污染的化工厂实在是得不偿失,出现污染实在是一个悲哀。”

  为什么得不偿失的事情一再发生?为什么公众环境权益屡遭损害?除事发后及时关停惹祸企业、严惩相关责任人外,能否从根本上避免类似事件的发生,让环境保护这一重大民生问题受到应有的重视,确保人民群众在良好的环境中生产、生活?

  悠悠万事,民生为大。保障民生,当以人为本,以发展为要,以环境为基。

  回过头来看发生在镇头镇的镉污染事件,我们不难发现,当地政府至少算错了三笔账:一是算错了总体账。只看到经济增长带来的增量发展,没有看到生态环境公众健康损害,以及相应的治理和救助成本。二是算错了结构账。只看到引入化工企业带来的增量财税收入,没有看到重金属污染对种植业等产业的损害,以及由此造成的挤出效应和机会成本。三是算错了项目账。只看到湘和化工厂每年数千万元的产出,没有看到从项目建设、生产到关停整个生命周期的各种显性与隐形成本。

  正是由于一个又一个的项目算错账、一家又一家的企业算错账、一片又一片的区域算错账,才使得我们在发展过程中付出了沉重的资源环境代价。原国家环保总局和国家统计局联合开展的《中国绿色国民经济核算研究报告2004》表明,2004年全国因环境污染造成的经济损失为5118亿元,占当年GDP的3.05%。而这一数据,只是实际环境成本的一部分,既未将全部的污染损失计算在内,也未涉及生态破坏带来的损失,更没有包括资源损耗。

  为什么一些地方屡屡算错账、走错路?究其原因,主要有3个方面。一是思想认识有待提高。从GDP至上的发展观念,转变为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客观上需要一个过程,有赖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共同发挥作用。二是路径依赖难以打破。一家企业、一个地区的发展方式,有一定的历史渊源和连续性,从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换取经济增长,过渡到以保护环境优化经济增长,需要付出艰苦卓绝的努力。三是制度建设尚需推进。无论是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还是从以牺牲环境换取经济增长向以保护环境优化经济增长转变,都需要对相关制度进行大幅度的调整。

  总之,只有真正转变发展思路,优化制度设计,探索转型模式,才能从源头和再生产的全过程控制环境污染,实现科学发展,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

  目前的主要问题,不是没有认识到科学发展的重要性,而是认识得不够深入;不是没有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而是转变得不够彻底;不是没有加强制度建设,而是制度建设跟不上现实需要或有制度而落实不力。

  纠正GDP至上的发展方式,仅靠小修小补不足以解决问题,必须以市场为基础,靠利益来引导,系统地改造思想认识、经济结构和制度法律体系,全面推动绿色转型,实现科学发展。

  在看到问题的同时,我们也高兴地发现,近年来,从国家到地方,从政策到实践,已经出现了一些积极变化。比如说在思想认识上,将环境保护作为重要的民生问题来看待,深化了对环境保护本质内涵和最终目标的认识;在发展过程中,要求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在政策法律方面,探索和出台了一系列有利于环境保护的经济政策,如绿色信贷、绿色保险、排污权交易、生态补偿等政策的试点和实施。

  经济转型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我们期待着出台更加有力的政策和法律,建立更加系统完善的体制和机制,最终将经济发展导入绿色轨道,让人民群众共享发展之利、同避污染之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