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中心 企业注册 人才注册 找回密码 投 稿 采 购

中国环境绿皮书正式出版 忧生态前景不容乐观

发布时间:2008/4/1 9:06:00      字号:||
  日前,由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的中国环境绿皮书―――《中国环境的危机与转机(2008)》正式出版。该绿皮书认为,虽然环境保护转机的曙光隐约可见,但由于传统经济增长方式的巨大惯性、生态变化的不可逆性以及地球变暖等全球性因素的不利影响,一些地方污染物排放的总量早已超过环境容量,我国的生态恢复和环境保护的前景不容乐观。

  2007年是节能减排扭转被动局面的关键之年,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加强环境执法和制度建设,实行区域限批,遏制高耗能、高排放行业的过快增长。中央财政全年共安排235亿元用于支持节能减排,力度之大,前所未有。经过努力,2007年,我国单位GDP能耗同比下降了3%左右,二氧化硫和化学需氧量排放量扭转了连续几年上升的趋势,出现近年来的首次下降,降幅分别为1.8%和0.28%。这意味着中国环境保护由“被动应对”进入了“主动防治”的新阶段。

  然而,我国环境保护并不乐观。据调查,目前有1/3的河流、75%的主要湖泊、25%的沿海水域遭受严重污染。另有超过1.7万个城镇没有污水处理厂,近10亿人的排泄物几乎没有经过收集和处理。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学部课题组在研究了我国1995至2005年工业化实际情况后得出结论:我们现在正处于“工业化中期后半阶段”,很多地区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程度已经远远超过了当地可以承受的极限。“中国的经济在向发达国家迅速靠拢,但环境水平却与世界上最贫穷的国家近似。”有环保人士这样说道。

  另一方面,地方环保部门环境执法力度依旧欠缺。其原因除了环境执法人员素质的缺欠外,主要是由于地方政府的干预、环境执法部门的独立性不够以及执法权限过低。环保部门没有工商、税务部门的冻结、查封、扣押、强制划拨、没收等权力,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环境执法机关执法工作的积极性和执法的效率。

  为了根除这些障碍,有关人士指出,应提高我国环境执法的质量与水平,可从以下几点予以完善:改变环境执法人员的执法意识;强化地方政府在环境保护方面的责任,建立具有可操作性的责任追究制度;修改当前环境法律、法规,扩大环保部门的执法权限,赋予其一定的强制执行权。(高莎)